有一天,姊姊跟妹妹在車上為了一個枕頭,兩個人搶來搶去,枕頭是姊姊的,所以脾氣好的姊姊不肯讓,妹妹沒理,但也不知當時的她是否想睡覺,竟不講理起來。我知道爭執的原因以後,開始勸姊姊:東西不會因為借給她就變成她的。姊姊還是不肯,拉來搶去的最後,開始動手了,通常都是妹妹先動手(因為她搶不過),姊姊也不甘示弱還了手,然後妹妹就開始放聲大哭。在開車的我,決定不講話了,因為我說什麼都沒用,那就不要再說了。因為正開在只有一個車道的山路上,沒有地方讓我暫停下來把她們分開好好說。
進了社區,我先開到管委會去繳錢,順便讓她們都下來走動走動,我抱妹妹下來時,跟姊姊說:[媽媽知道你比較有道理,可是你看她為了枕頭哭成這樣,難道你不管你跟她之間的感情了嗎?]隨後我們進去辦事,出來的時候,大家都已經平靜了,這時候姊姊突然對我說:[媽媽可以不要那麼兇嗎?]我笑笑對她說:好。
就這樣,這句話在我們母子三人之間流動了起來,連還沒三歲的小阿娥也會說。只要有人生氣了,講話大聲了,就會有其他人提出,效果也都不錯,因為[可以好好講]啊,這不就是我教她們的嗎,現在孩子也回過頭來提醒我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